WFU

網站頁籤

2019年12月12日 星期四

緣起

作者:江孟庭



   浮沉在當今世上,隨著網路科技的進步,資訊的速度越發快速。人們,隨時都處在資訊轟炸的狀態之下,快速的閱讀,吸收資訊,又快速的編輯文章、影片,或吸引流量,或滿足虛榮。進入短歌領域即將邁入第六個年頭,而深入研究京都學派哲學也過了數年。人與人透過媒體的交流隨著科技進展,越發便利,也越發急躁。開始兩產思考,與對「知識」定價,利用網路流量、影片觀看量,換成各種議價籌碼。我們,在塵世的紛擾下,是否忘記人是甚麼。

    1300年前成書的《萬葉集》,記載著當年人們的各種愛恨情仇。收錄了從皇室,高官,到邊境防人(古代兵役,多從農家徵召,至少三年)的各種戀歌,相聞,輓歌。或有婉約,又或惆悵。直到今日,57577的和歌仍透過31文字透著他直抒胸懷的魅力。可惜當代,即便在日本,能吟詠和歌的人口也因戰後政治,教育因素大量減少,更遑論台島。上田哲二先生曾與陳黎共同出版《台灣四季》,內容收錄了曾經於本島生活過的點點滴滴。詩中有芭蕉,苦楝,台灣欒樹(栴檀)等,東台灣的詩作則常見到著美崙山的倒影。戰後,台灣仍有台灣歌壇等結社,出版了《台湾万葉集》及其續篇。至今,又過了20個年頭。




    這個月初,受邀到中央研究院演講中村雄二郎的《共通感覚論》,源自西田幾多郎的當代日本哲學,對於佛學,現象學以及如何作為人這世界中存在等,都有深入的體察。凡事講求迅速,文章講求流量,學術講求Impact Factor的當今現下,希望能透過這個空間,提供些深入內心,探索自我的能量。透過前人活在這世界的證明與體察,以哲學的角度,詩歌的眼光,一同在這紛擾的網路世界中,結廬,成就一分人間淨土。

    在此,預計從和歌最早的起源,古事記開始逐章解讀,並不定期更新京都學派哲學與和歌賞析。


古事記


和歌


日本近代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