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22年6月11日 星期六

記在2022年台灣冠軍戰(PTCG Taiwan Championships)之後

 作者:江孟庭 

不多說,先上構築表。


牌組構築編碼: fIvsVj-zrypDi-yuuDjB


    打完了一天的比賽,今天帶著這段時間在上班之餘,屢屢調整的幸福蛋(大奶罐)牌組應戰。最後以4-3結束了今天的旅程,身為solo玩家,這樣的戰績應該算是有一定的實力展現了。

    第一場- W夢幻,對手被雪道壓死,幸福蛋一拳130以上非常痛。

    第二場- L夢幻,起站幸福蛋+斗篷,沒捕獲能也沒球所以沒後台。被後攻一的美洛耶塔打出300傷害OTK。對手開三次機械鵠/兩張VIP實在無法招架。

    第三場- L夢幻,這次是之前有遇過的對手,但起站是大奶罐,還是沒後台,而這次連抽濾人物都沒上手。在後手第二回合,對手做好夢幻Vmax就無殘念解決了我家唯一一隻……。而後我們在現場繼續玩/測試對手的帕路牌組,這次測試也讓我認識到,我的構築在抽濾理論上沒有太多問題,純粹是賽場運氣。

    第四場- W 阿爾鋁鋼龍,不能說前三場突然被直落二沒有影響到心情,但自從上次台中RL的經驗後,覺得總是要測看看自己的實力,也看看說自己這樣的構築能打到哪裡。起站對手阿爾,我是大奶罐,因為在洗牌時有看到對方有鬥能,就在猜是否為鋁鋼龍或連擊熊等鬥系牌組。鋁鋼龍在訓練場的選擇上,有不同的流派,但總之就是要扣好通頂雪道,不然走特能軸的我是打不出任何傷害的。最後還好用幸福蛋的幫助下,解決掉對手一隻鋁鋼龍,而後又遇到對手卡能量的狀況下,驚險活了下來。

    第五場-W 對手沒來。可能因為是剛過中午,又是屬於已經兩敗的場,有些訓練家因此就棄權不來了。但在之間,除了抓準時間用餐外,也思考了這次的目的,就看看能打到哪裡。

    第六場-W 帕奇利茲,有點意外這副牌打了上來,是一副有趣的小人牌組。因為主要輸出是帕奇利茲(自己場上的裝備數*30點傷害),因此要用幸福蛋去扛傷害。雖說沒有真實對過這副套排,但知道主要傷害來源會是烏鴉頭頭V的特性造成,因此雪道也是抽到就盡快壓好壓滿,也壓掉對方可以換裝備的百貨公司。150-180傷害,且利用學習裝置讓能量可以維持打線,不失為一副初見殺的牌組。在對戰中閒聊時,跟對手互相稱讚彼此的套牌很可愛(可愛是重點!!),然後也得知對手曾送下去一副幸福蛋使用者。我猜該同行可能是想要維持光輝忍蛙的抽濾,而沒有注意到需要下雪道防止烏鴉頭頭V在身上帶滿裝備。因此不小心被對手300以上的傷害收掉幸福彈所造成。

    第七場- L 諜報帕路,雖說我起站是詭角鹿V,但後臺透過叉字蝠V以及支援者的協助抽濾,順利在後手第一回合達到漂亮的舖場,且在第二回合利用詭角鹿V直接氣絕對手的變澀蜥斷絕對手進化成千面避役的動點。結果對手右手進了一張糖果,然後就動起來先用交錯殺了叉字蝠,次一回合再用號角+老大殺了第二次從墳場抓起來殺的叉字蝠。然後我開始養幸福蛋,且順利讓挨了帕路200點的一拳,帶著斗篷的詭角鹿V撤回了備戰區。這時詭角鹿V因為用交替推車+高級傷藥,共回了150點血量,殘存HP為220。而手上的資源剩下博士的研究可以用,對手則手上握有第三張交錯切換機。知道這裡有瑪莉就能干擾到,然而就是差了一回合。算是滿可惜的敗場。對手也承認如果那回沒有右手進了糖果,應該會換他敗場。


牌組攻略/解說: https://kojimayokusa.blogspot.com/2022/06/blog-post.html

對局: https://kojimayokusa.blogspot.com/2022/06/blog-post_12.html


2021年11月22日 星期一

從元老院到參眾議院-評黃金的價值(一)

 作者:江孟庭





        在人類歷史中,黃金自從西元前520年被導入大流克(Darius)帝國作為通用貨幣後,開始出現了黃金除了作為發光的金色石頭外,金融屬性的另一個面向。而後,在羅馬進入帝國的時代,開始利用戰利品造了aureus金幣(即Au的由來),並以1 aureus兌換25 denarius(銀幣)的匯率兌換。一枚aureus大約有8.5g的黃金,而denarius則約有4.5g的銀,因此金銀的價格比約為13.2左右。而後,維持了約300年貨幣穩定的光陰。然而隨著福利制度以及自由人的增加,那時的羅馬帝國主要是透過奴隸以及征戰來獲得經濟支撐,身為自由人,以及作為羅馬公民的好處多多,因此有大量的移民流入,奴隸晉身自由人的制度,也讓奴隸主有很大的動機於死前讓大量的奴隸成為自由人,一來有滿足虛榮心,二來也可以擴大政治影響力,三來,晉升的自由人不僅對自己/家族感恩戴德,仍有替家族服務的義務存在。過度的貨幣供給、即權帝國的政治管控,讓帝國中晚期只能增加擴張的態勢以取得資源來供養龐大的社福支出,進而造成軍費上漲與停滯性通貨膨脹兩方面的問題。


看到當代的美國,除了仍保有共和制外,或許在很多面向都可以與當時的羅馬帝國相媲美,當然影響力也更大。這邊先做一個簡單的推估,當年作為軍事以及文化強權,軍事力量是羅馬帝國非常重要的維繫工具,因此軍人的福利、薪資至關重要,而當年的羅馬帝國軍人年薪為225 denarius,用紀元前到300年左右的匯率來算,約合9枚aureus,即76.5g黃金。如果用當今常用的度量單位,則為2.46 Ozt,取整數當成2.5金衡盎司好了。而今日美國軍人的年薪約30萬美金,用這兩者相比下,會得到很有趣的結論。即是,如果黃金重拾完整的金融屬性,則以帝國/美軍的薪資相比,當今的金價裡應該在12萬美金/盎司的價位,相對下,自從布列敦森林體系結束後,黃金淪為黃色石頭,被打入商品的範疇下,目前價位仍僅有1800美元/盎司,這中間的差異大約有66倍。

而黃金是否真的有真正飆漲的時候,我們可以把目光放回1971年到1975年間,黃金從35美元/盎司,飆漲到165美元,而後又於1976-1980年重啟大牛市達到800美元的歷史略窺一二。

2021年8月8日 星期日

「既然都剃個光頭了,就來講點佛法吧」(一)

 作者:江孟庭


     京都學派的哲學起源於西田幾多郎對絕對無的考察,而為何對於”無”產生興趣,就要回歸到大約一百多年前的那個時代,西方的船堅炮利以及新時代的哲學思潮東漸,引發了遠東地區對於傳統文化的衝擊以及新的一波適應。

    在那個時代,漢學還是很重要,而詩歌仍未被人們遺忘,隨著學習德式(普魯士發明)的全民教育制度慢慢導入,越來越多底層貴族,貴族家臣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教育,再過十多年則漸漸擴及到全民。在那個時代,既有變動中的西方文明(開始出現各式各樣的”邏輯學”),也有儒學(以陽明學為主),佛學(也是各宗派林立),以及隨著維新之後加強的皇國精神(傳統詩歌以及山岳信仰)。在文化交融下,現象學-禪得到了一種對話的機遇以及提供了我們認識世界的進路。

    雖說九月才要開始正式的哲學碩士訓練,但認識京都學派已經7年以上,真正在做相關研究也有4-5年時光,當中佛法也還沒參透,但多少知道一點歷史緣由。也因此,對於失去信仰,傳統消失的當代,有時仍有點不太適應,但這也是一種世界的選擇與走向。因為是業餘的京都學派哲學研究者,對於其中佛法部分更加業餘,而且,傳到日本後的佛學宗派非常多元,因此我只知道可能比較接近密宗,以胎藏經為首的空海所傳教旨為起點,稍微領略過一些想法。

    當年空海到唐土短期留學(約三年期間)時,相對於當時流傳更廣且民眾動員力更強的淨土宗(後來被滅光光),直接找到當時密宗(尤其以金剛經為主)的,不空三藏(號"智藏")傳人惠果為導師,而後回到日本,開始了真言宗並且首推胎藏經的傳教之旅。簡單來說,金剛經以男性原理為主體,另稱金剛”頂”經,透過金剛杵突破雜念與煩惱,邁向智慧,發菩提心。而大日如來經,又稱胎藏經,主打女性包容原理,孕育萬物而生,發從內而生的菩提心。其中,大日如來得大光明遍照萬物,作為自性的無像法身存在。而這也引導了日後日本禪宗/神佛習合後的神道發展。



如果有任何發問需要討論,或是看心情更新。


2021年8月1日 星期日

等了一年多的持股操作

 作者:江孟庭





  這一年多來主要的操作結果就是在等待,過程中看到各種股票百花齊放,難免心癢難耐。但最後來是忍下來了。當初選股基本上是覺得不會在幾年內穩穩翻一倍以上的股票我不買,但這過程真的很難熬,尤其是隨著股價漲跌,會讓人懷疑自己是否眼光正確。持股配置目前主要有五檔,而買了之後也漸漸熟習每一家公司的業務,以及股性。
  
  從去年疫情導致大跌後回鍋股市,當初很擔心手感不好,所以一開始只有少量的練習,後來再約7月左右加到快滿倉,結果就盈來一個相對高點,真的有點難做,而且過程中,也經歷了幾次修正,甚至當初創惟(6104)還跌到49左右,損益來到-20%,真的會讓人擔心自己是不是哪邊沒看到,而且這檔又是相對重倉的持股,原始約占了總持股25%左右。雖說因為是跟著大盤跌所以相對沒那麼擔心,而事後的一個月左右,又慢慢回到了之前的盤整位階,公司也沒有太大的負面/正面消息出現,因次才比較安心地繼續抱著,雖說因為之前區間整理太久,如果有強拉也已經興奮不太起來了。結果就迎來了幾根連續漲停,到覺得差不多反映了今年業績的位階。而後,開始思考減碼。

    剛好,元太(8069)也在達到我均價的一倍左右,因此也跟著減碼一部分。而目前,兩檔持股已經來到0成本,可以更安心地繼續抱著,元太的目標價現在心底還沒有很確定,而創惟我大致上有幾個參照點與想法,但現在去追,過程絕對會比在盤整區間買還震盪且辛苦,一年來已經洗掉不知道多少人了。


2021年7月18日 星期日

時光飛逝,一年來的雜感

作者:江孟庭

    離開拉菲爾人本診所,到台大核子醫學科當住院醫師也已經快要一年,除了要升上R2外,也準備要身兼CR的工作,現在一切都在交接中,8月就會正式接手。有時回想起來,還是覺得自己怎麼會在這裡,當年規劃的路徑,雖說方向,想達成的目標沒太大變化,但走的路卻有了180度的大轉變,從地方診所到台灣的學術殿堂,從精神科到核子醫學科,或許,人生真的很多事情是計畫比不上變化的。然而,計畫還是要做,被追稿的日子依舊。從學術稿到翻譯稿,中、英、日夾雜的主業/副業,有時冷靜一想,幹嘛要讓自己這麼累。 CFA考試因為疫情延期了,暫時取得了一個時間空隙,然而9月開始清大哲學研究所也要開學,總是充滿各種挑戰性。也因此在思考是否這邊也該稍微除個草,多寫些廢文發表言論,好像是大多數自認為哲學家的人士常做的工作。也許之後又會懶而荒廢吧!而現在網路足跡也是有好有壞,雖說平時應該沒人會注意,但如果不小心出名了,還會被挖出來,再加上接近選舉,再開放性的社會就會有各種輿論操弄等等,不小心沾到風向也會很麻煩。但或許這也只是懶得筆耕的藉口,所以就逼自己多嘗試了。 筆耕,又或許有更多模式,不一定要像現在最便捷的方式,但學術文章越來越廉化,Impact factor通膨,雖說在台灣因為國際政治因素而有點走反方向,結果這跟財經市場也好像。有的國家通膨,或是進入惡性通膨,卻同時也會在世界的另一個角落看到無可救藥的通縮現象。雖說在<<通膨的真相:透視物價漲跌、利率升降背後,你我誤解最深的經濟現象>>一書中,有講到對於科技發展所造成的通縮我們不應該視為畏途,且現行的評價制度很可能忽略了這塊。我也對坐這的看法頗為贊同。但社會科學的事情,某面向上就是很難在封閉系統操作,因此會造成多因多果的可能,解釋上變得非常歧異且多元。 至少,在投資市場打滾,有一個絕對的衡量指標,就是賺錢(要贏過長期大盤),而且在資訊爆炸的當代,過濾垃圾資訊以及準確預測未來變成一項很重要的技術。過去一年也想說趁大盤殺低的機會開始復健股票操作,從小額到最初10倍的操作資本額,雖說中間經過不少波折,且很考驗定性與耐性,目前成果也還過得去,最少也幾乎都有30%以上的資本報酬率,且仍穩定成長中。所以多少對自己看未來的眼光也稍微有一點信心了,雖說基本上都是看到1年後。 因此,來除草除草XDD

2020年4月14日 星期二

股價、棉花與亞當理論

作者:江孟庭




最近真的是太閒,所以趁機讀了不少財經書籍,但也因此得到裡不少啟發。而股癌的粉專也非常有趣,剛好在讀書中看到一些心得,就在這裡給出回應。

談到股性這篇文章。乍聽之下會很像玄學,但畢竟是個人們常常可以觀察到的現象。這種怪象,在看完<<股價 棉花與尼羅河密碼>>一書後,心裡有了新的解釋(假說)。

先說,我自己以前都玩中長期的(周~月為單位操作),而最近才嘗試以技術面做短期,結果不盡理想,還是靠去年十月陸續買進的黃金維持目前的帳上損益(大約+6~8%吧)。股市的不穩定性,其實大家都很清楚,然而這種不穩定中,是否又有些規律?

亞當理論有趣的提出,趨勢會延續,然後可以拿過去的走勢圖,做出鏡像圖型,預測未來的走向。時間越短預測性越強。然而,他只有提出這種發現,並沒有提出比較科學化的解釋。

但當讀完<<棉花>>後,整個茅塞頓開。這本書網路上的書評,大多只是說曼德博對於現行的預測模型認為不正確啦,股市基本上無法預測漲跌呀等等不著邊際的言論,也難怪這本書的討論竟然會比亞當理論少,甚至亞當理論還會比oo靠一檔xx賺進n百萬/千萬等的書籍。錢真好賺,我是說當老師唬爛。

回到買賣面,目前現有的工具都有其有效性的問題,然而真的完全沒效嗎?如果金融市場是完全依照效率市場假說(Efficient-Market Hypothesis),那股價只會有完整的漲跟跌兩種,根本不會有任何的套利空間。再者,貧富差距原本就不是鐘形曲線,那我們又如何期待股市漲跌也是呢,如果真的是的話,那應該長期而言,股價應該會回到原點。

市場的價值評估體制失靈嗎?其實價值本來就很難評估,到底一個蘋果值多少錢?本來就各說各話,而每個人的想法、喜好也不同。蘋果難說那就說一把香菜好了,我應該會出比較多錢買,真香!曼德博提出利用多重碎形去模擬金融市場的方式,著實給了一個很好的思考進路。

股票到底是誰在買,怎麼買,其實每個人都不同。有的人(自然人,法人)短進短出,有的只在關鍵時刻進出(國安基金等主權基金);而每個人的影響力(財力)也不同。然而,人的注意力都是有限的,因此一群人可能操作某一群股票,而這些大大小小的加總,形成了每一個商品的不同多重碎形圖像。然而,定價又要怎麼定?實在很難,完全建立在所有投資人的預期心理上。一克黃金到底值多少錢?如果在30年前,大概每盎司值400~700美金,而近連來則維持在1200左右。這波各國大量QE,導致前景未明,但大家擔心貨幣的購買力喪失而大量資金進入推升黃金,可能是這種心理的表現。

曼德博的理論,看似打響了金融工具的警鐘,但也讓我們發現可能賺錢(賠錢)的機會,個人認為反而不是壞事。雖說他身為數學家,更希望能找到預測的方法。而我身為心理學、哲學家,則是看到一絲契機,可以從分析群眾的心理面向著手,然後只要有賺到錢就可以在市場上找到看法的有效性驗證了。

帳單等這波操作完再po

2020年3月25日 星期三

關於黃金

作者:江孟庭


  搬家後剛好得到了一個空檔。由於疫情導致門診數減少了,所以現在時間多得很。但隨著疫情升溫,人心的浮躁很難控制,很可能只會越來越嚴重吧。
  先說近期的投資規劃,起跌左右,系上男生出現了許許多多的股神,可能是剛開始工作得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又遇到十多年一見的時局變動,然後醫療的未來大概就...一個穩定的工作。因此嚮往著財富自由的各位就邁向了美股的偉大航道。
  而我...剛好在2018年的4月左右將美股帳戶清空了。剛開始過去是4000USD(0.29換的),回來了大約4800USD(扣掉各種手續費後,其實水錢也很傷要特別注意),小試身手了幾年,覺得大賭場對身心太不健康了,而且還有匯差問題太多不可預期又對人為操縱很敏感的變因,那時又還在升息循環,很開心的放了2.6%的定存,大概這幾個月會到期吧。這段時間學最多的大概就是心態以及一點點的操作經驗吧。
  在10月開始,就默默買入了黃金存摺,從1498買到1431,而後漲了一小波也沒賣。雖說沒有想到回檔這麼大,但對未來還是看漲的。在上一波回漲,有加碼買了今年的袋鼠金幣玩具。實體跟存摺盡量維持1:1的比例。存摺的買賣價差約為1.5%,比股票貴了不少,但好處在於可以兌換出來以防萬一時需要。



  然而也因為這波,讓過去只從消息/基本面分析操作的的我也覺得該學一點點技術方法。所以之後可能會在過程中嘗試進進出出。而主要內心目標價約為,1800左右減碼,2000左右減碼,2400左右等到回檔回1500上下。
  然後,技術分析的方面,嘗試在這波反彈稍微做一下0050,短線就會出掉了,再看看結果如何,根據過往國安基金的勝算,應該還算可以期待。
  上一波跌下來,仔細看一下三個月的操作,其實多少還是有虧到。以實現損失約8%......雖說如果沒有照紀律會更慘就是。





  趁這段時間,就多讀書吧。坦白說是被北齋的封面吸引到的,但內容講銀行/金融史真的非常鉅細靡遺。從達文西(李奧納多)的父親開始娓娓道來......果真有錢人才能搞藝術呀!
  結果說好的詩詞賞析............反正這部落格也沒啥人在看就是!

3/26 更新,偷雞不著蝕把米的丟了1000元。看來短線就別碰了ˊAˋa